第九章 下雪山东走京畿,七百里忘死勤王
三日后,杨宁与屈风扬率二百七十一名上清弟子在天极殿向掌教辞别,下山而去。上清众人渡过汾河,一路向东,路上时常碰见难民拖家带口。
还有许多小股义军,或押送着粮草,或有伤病在身,也络绎不绝地向京师进发。
两日后,上清众人到了一处大镇,众人在镇子上购了百余匹劣马。
这样轻功差些的骑马,轻功好的在前先行,如此这般星夜兼程十余日,已到了直隶境内。
一进直隶,众人都感觉到了一种紧张又压抑的气氛。
常有大队义军往来调动,有时大半夜的也能听见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街上穿过。
大战一触即发。
汉民族再一次站在了历史的拐点上。
无人得知这场战役对于汉民族的未来是幸运还是灾难。
张自忠不知道,李自成更不知道。
上清众人越靠近京畿,越是困难,此刻每过一个路口,都有把守各个要道的义军前来盘问。
只是不知道是李岩的缘故还是什么,义军对于上清宫的态度还算友好。
待到了涿州,京师已近在咫尺,却被一队义军拦下,需要出示将军印信才能放行。
屈风扬对杨宁道:“首座,不妨把李岩师兄给你的书信取出来一看。”
屈风扬心思缜密,为避免杨宁心里不舒服,将“风岩首座”不着痕迹地改为了“李岩师兄。”
杨宁下意识地从怀中摸出李岩留给他的那封信。
盯着信封默然良久,却又放入了怀中。
他害怕这信中写了什么东西,会令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浮出水面。
他害怕李岩在他心中高大的形象轰然倒塌。
他宁可自己骗自己。
骗一天是一天。
屈风扬是聪明人,他没有问杨宁这样做是为什么。
可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屈风扬这样聪明,有个弟子问道:“首座,你怎么不看...”
一句话没说完,就被屈风扬用眼神打断。
杨宁霍然抬头,张口道:“没有印信,请你放我们过去。”
那义军头领眉头一皱,向杨宁身后众多的上清众人张望了一眼,道:“大帅有令,没有印信一概不许通行,道爷请回吧。”
杨宁向前走了两步,眼睛冷冷盯着那义军首领,道:“我再最后问你一遍,没有印信,放不放行?”
那头领不由向后退了一步,然后一挥手,顿时数十名义军手持长矛,将上清众人围了起来。
此刻他才觉得稍稍有了底气,昂起头,却色厉内荏道:“你要干什么?要造反呐?”
杨宁冷笑一声,拳头握地指节发白,沉声道:“造反的是你们!”
说罢大袖一挥,内力顿时激荡而出,林风骤起,犹如狂浪拍崖。
只一瞬间,前方道两旁的树木枝断叶落,稍细些的树木甚至被连根拔起。
数十名义军顿时摔倒在地,一片哀嚎。
杨宁当先向前行去,屈风扬紧随其后。
上清众人见自家首座举手抬足间便收拾了这一众义军,都也暗暗神气起来。
虽是一群乌合之众,可也足以证明杨宁内力雄浑无比,收发自如。
来此之前上清众人虽是慷慨激昂,可这一路行来,冷静时一想,都暗感这次赴京勤王,多半是九死一生,虽是为国尽忠,死而后已,可谁又不是红尘儿女?谁不是父母的儿子,家中的期望呢?
直到此时见到杨宁一身盖世绝学,顿时底气倍增,仿佛此次逆流而上,甘冒大险前去勤王,也没有那么危险了。
屈风扬武功平平,在后面跟了杨宁一会,已然是气喘吁吁,杨宁见状,刻意放缓了脚步,等他赶上。
屈风扬喘着粗气,从后面对杨宁道:“首座,不好意思,我...”
杨宁轻轻挽住他的手臂,温和笑道:“屈师兄,不碍事的。”
屈风扬瞪大了眼睛,低头瞧了瞧,身上顿时起了一层鸡皮疙瘩,心下暗想:“他不会有什么特殊癖好吧?”
杨宁哪里会知道他心里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,身子一纵,便将屈风扬近两百斤的身子提了起来。
两人跃到枝头上,飞身向前掠去,每当杨宁一口气耗尽,脚尖便在某树的枝头轻轻一点,又可向前掠个十数丈。
底下的上清同门抬首见状,纷纷纵步追赶,还有一些骑马的则接连催马不停。
即夕时分,上清众人辛苦跋涉,终于到了京师西南门附近。
至此,再也难以前进分毫。
因为大军围城!
围的赫然是大明朝的京畿之地。
旌旗蔽日,吹角连营,骑兵,传令官,斥候与督战队往来飞驰,扬起漫天飞尘。
上清众人藏身在一处密林中,暂时没人发现。、
京师城楼上灯火通明,火光映天,不时响起隆隆的炮声。
护城河外闯王各路大军围成六道防线,里三层,外三层,远远望去黑压压一片,恐怕光这西南门前围城的义军,就有不下六七万人。
可以想象,北门呢?东门呢?南门呢?
闯王号称拥兵百万,看来并非只是空穴来风。
杨宁望着眼前的这一切,一筹莫展。
“唉...”
杨宁的思绪被身旁长长的一声叹息打断,他不禁问道:“屈师兄,你也为进不去城而发愁吗?”
屈风扬摇了摇头,指着前面的围城大军道:“你看,义军各营骑兵往来奔走,频繁调动,看样子是想摆成鹰扬阵以防城里明军夜袭,可天亮以后,步兵势必作为主攻要被排列到三军最前列,随后强弓手要在后掩护,那这样一来,骑兵要往三军后面调动,步兵又要往三军前面调动,互相冲撞。到时战端一开,混乱不堪,号令难行,真是愚蠢之极!”
杨宁对于行军打仗和排兵布阵一窍不通,闻言道:“那这样对我们岂不是更好?”
屈风扬道:“在下听闻当年太祖皇帝逐鹿天下时,名将云集,中山王徐达,开平王常遇春,岐阳王李文忠等,无一不是用兵如神,这才将蒙古鞑子赶回了老家,有了我们大明朝辉煌的基业,可眼下这江山倘若被这些人夺了去,不知道老百姓要遭受多少磨难。”